说到这个冯玉祥其实和郭松龄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看起来不错的关系背后也有很多故事的,话说这个郭松龄落难的时候这个冯玉祥是没有救这个郭松龄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选择不帮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可以一起看看!
在民国时期的众多的军阀中,冯玉祥是真正在出尔反尔、反戈这一条道路上走到了极端的人,冯玉祥的一生都在出尔反尔,通过背叛别人为自己谋取权利,郭松龄只是冯玉祥背叛人生路途中的一个过客、是他背叛史中的一个点缀。
在教科书中,冯玉祥是非常著名的爱国将军、内心具备着非常高尚的情怀,但是在实际的历史中,冯玉祥却被人们称之为倒戈将军、九姓家奴。
冯玉祥的第一次倒戈是倒戈清政府,在清政府灭亡之后,他又在袁世凯以及各大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我军之间倒了多次的戈。
因为倒戈次数的数量之多、在历史中的罕见,所以他的名声也开始流传在了历史中。
冯玉祥人生中最经典的一次倒戈是对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倒戈,吴佩孚是曹锟手下的大将,虽然他屈居在曹锟的部下,但实际上直系军阀的军队力量都是由他自己掌握的。
在吴佩孚的军队正和张作霖军队在山海关一带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个时候投靠在吴佩孚手下的冯玉祥趁吴佩孚在外打仗直接就带兵攻占了吴佩孚的老本营北京、把紫禁城里的溥仪皇帝赶了出去。
正是因为冯玉祥当时的倒戈导致了吴佩孚与张作霖作战的失败。
在1925年,冯玉祥和郭松龄合作的时候,情况也是如此。
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老师、也是一名军事能力很强大的将领。
他原本的人生非常波折,他是一个很有理想、很有野心的人,但是因为世事的困扰,最终导致了他只能从外地回到了东北,在东北的讲武堂里当起了一名教师。
他和张学良就是在东北讲武堂里面认识的,张学良对他的才识非常钦佩,对他口中的理想、报国之志也极度的崇尚。
因此在张学良的强力推荐下,郭松龄才开始拥有了发展的平台,他被张作霖重用了起来,然后在军队中立下了很多功劳。
郭松龄这个人的军事才能是无法否认的,但是他的身上有一点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他心胸的狭隘。
郭松龄在反叛张作霖时给自己找的借口非常高尚,在他自己的说法中,他是为了拯救国家、是为了制止军阀混战加速国家分裂才出兵反对张作霖的。
但是实际上他反叛张作霖的原因却没有那么简单,他反叛张作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张作霖在一次大胜后想让他继续在军队中铺佐张学良、没有给予他想要的奖励。
所以他在怀恨之下才趁着张作霖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带着张作霖的兵反叛了张作霖。
在反叛张作霖之前郭松龄心里很没有底气,为了更坚定自己的信心,郭松林就找到了冯玉祥以及当时同样投靠在张作霖部下的军阀李景林,跟他们商讨起了一同对张作霖作战的计划。
冯玉祥倒戈的名声是为当时人们所熟知的,很多人都知道冯玉祥的性格、都知道冯玉祥是一个多么阴险的人。
但是郭松龄不在乎这些东西,他觉得只要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保障,那一切的坏名声都终将是浮云。
正是因为他对冯玉祥迷一样的相信最终为他的失败设下了伏笔。
冯玉祥在和他谈好之后,在明面上准备得非常积极。
在郭松龄出兵之前,他也感受到了冯玉祥伪装好的诚意,因此最终他才放心地向张作霖出兵了。
不过正在郭松龄出兵的脚步刚踏出没多久,冯玉祥后脚就违反了他们之间的协定。
当时冯玉祥以借道的名义踏入了准备划分给李景林的地盘,由此引发了二人之间的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后,冯玉祥把李景林给击败了。
因此导致了除他这个本身就心怀不轨的同盟之外,郭松龄也同时失去了另一个同盟。
冯玉祥的决定打破了郭松龄的计划,不过在失去了两个盟友之后,郭松龄军队的战斗力却没有变小。
当时他对张作霖的攻势仍然是势如破竹的,在他突然、强大的攻击下,张作霖差点都准备收拾自己的金银财宝逃走了。
如果不是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帮助了张作霖以及郭松龄手下的士兵在感受到张作霖谅解的态度后潘然悔悟拒绝接受了郭松龄指挥的话,那或许张作霖就真正栽在了郭松龄这次反戈下。
从这整件事情上来看,冯玉祥都是不可能会去救郭松林的。
虽然他们之间早有协定,但是那份协定就是冯玉祥彻头彻尾的骗局。
冯玉祥之所以会和郭松龄签这份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让郭松龄放心、有底气地去与张作霖二虎相争。
然后在他们两个人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自己则去充当渔翁的角色,趁他们谁也顾不了谁的时候,把张作霖的地盘给侵占到自己的手中。
所以说冯玉祥是不可能去救郭松龄的,他当时的做法就如同在郭松龄的背后给郭松龄来上一刀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郭松龄最终的失败,在他这样的人眼中,有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而没有任何的信义,让他去救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482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