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民间一直非常流行,人们感叹于李隆基的作为,但是又有人羡慕这样的爱情,又叹息杨贵妃最终的命运,人们普遍认为,唐玄宗对杨贵妃是真爱,对她的宠爱非常多,但是为什么给了杨玉环贵妃的位置,又那么宠爱她,却不让她当皇后呢?如果历史上杨玉环成了皇后,唐朝会有什么改变吗?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是对“古代四大美女”的美称,而这其中的一位杨贵妃,更是美艳逼人,连白居易都有诗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同时,这句诗也体现出杨贵妃的受宠程度之高。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受宠的杨贵妃为何只是贵妃,却不曾被封为皇后呢?接下来,我们就先从她的身世说起吧,毕竟,这可以算得上是一出年度大戏。
杨玉环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像是这样的官宦权贵之家,常常会借女儿外嫁以壮大家族势力,故而,这样的家族在很早的时候便开始培养女儿的贵族气质。
而杨玉环,除了天生丽质,在经过这样的精心培养之下,更是出落得能歌善舞、仪态大方。所以,凭借着自身如此之好的优越条件,杨玉环更是在一次次的诗会、舞会中博得了美名。到了开元二十二年七月,也许是红鸾星动,在一个美妙的夜晚里,杨玉环邂逅了寿王李瑁,从此,寿王李瑁便是对其茶不思饭不想,一心只想求娶杨玉环为妃。
心疼自家儿子的武惠妃,大抵知道了儿子怕是患上了相思病,于是,就托宫人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此后,便向皇帝李隆基再三恳求,希望能应允了儿子李瑁的愿望。而此时,不曾见识过杨玉环容貌的皇帝李隆基,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并且,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漫天喜庆的红色之中,杨玉环伴着家人的祝福走进了寿王府。
自然,寿王对自家的寿王妃也很是满意,就这样,他们甜甜蜜蜜度过了五年有余。
也许是命运安排,一场大的变故就发生在了他们短暂的幸福之后。月光下的庭院本就是曼妙动人的,更何况,添了寿王妃这么个钟灵毓秀的可人儿。李隆基驻足等待,一个抬头之间,便撞进了一双含情美眸之中,然后,一种名为“一见钟情”的情愫,就在这位英姿尚在的老皇帝心头蔓延,事实上,好色的李隆基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此时,杨玉环美妙的姿色已经占据了皇帝李隆基的心头,就像五年前他的儿子李瑁一样。于是,他就开始谋划着如何才能把这位美人光明正大的留在自己身边。人伦他可不在乎,若是在乎了,他要这皇帝之位又有何用?他先是做了一番表面文章,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祈福;然后,他打着孝顺的旗号,从儿子家的王妃中选一位做道姑去荐福。
很显然,这是专为杨玉环所设计的,于是,很顺利的,世上再无一个叫杨玉环的寿王妃,反而,在太真宫中则多了一位姿容秀丽的小道姑。与此同时,为了抚慰儿子李瑁,他很快物色了一位重臣之女许配给了他,并且,为其重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这也足够将京城中四起的流言抹去,亦兴许能足够抚平儿子李瑁的夺妻之痛。
而在太真宫中受戒的杨玉环,则日日能得到来自皇帝李隆基的温暖。受戒期满后,皇帝就迫不及待的下诏让其还俗,并且,正式将其册为贵妃,日日娇宠起来。后来的李商隐有诗云“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这便是说出了一出争夺儿媳的大戏,更是侧面突出了杨玉环那魅人心魂之处。
同时,正是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的朝代,各种文化相交辉映,封建的伦理纲常反倒弱化了许多,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人站出来指责皇帝李隆基的作风。此时,成为贵妃的杨玉环已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家人亲戚也都被多多提拔,不太好听的说法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民间更是产生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风气。
而杨玉环本人,距离封后也不过是差一个盛大的授封仪式,但是,缘何这位沉迷于声色的皇帝李隆基,却迟迟不曾有所表示呢?
这里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个、便是杨贵妃不具有母仪天下、垂范万众的作用。她没有孩子这是她成为皇后的第一大障碍,至于为何不曾生育,我们无法得知,但是,这并不重要。而且,按照历来的皇家制度,册立皇后必须是懿德、懿容,必须得到朝臣的认可,必须有益于家国。而这样一位可以让“君王从此不早朝”的美人,若要册封她为皇后,怕是朝臣们会一个接一个的站出来反对。
第二个、便是这样做会激化父子矛盾,到时候发生政变也未尝不可能。杨贵妃是皇帝李隆基从他儿子李瑁手中抢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若是再大张旗鼓的册立其为皇后,李瑁怕是很难抑制住自己的怒气,最终,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李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也不为过。更何况,朝中已有许多被提拔上来的杨贵妃家人,若是她成了皇后,便更是权倾朝野了。
倘若,此时再生出点儿些许野心,又会发生什么不利于李唐家的事,也是有可能的。这些对于想要维持稳定与和谐的皇帝来说,都是不利的。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疑心深重的老皇帝李隆基可以给她常人难以想象的宠爱,像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然而,却是不能给她一个更好的名号。
但是,这些对于杨贵妃来说,又能如何呢?思及马嵬坡一役,一代美人香消玉殒之时,只能是徒添伤悲而已。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后人传说贵妃没死,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不过,上述种种都是基于史册上冷冰的描述和仍流传于市井之中新奇的传记的臆想与揣测,当时如何、当事人的心情如何,我们都是无从知晓的。最终,只不过是市井里多了几个美丽的传说、戏台上多了几出肝肠寸断的折子戏罢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220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