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库尔斯克会战,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机械化部队的对决,同时也是二战苏德战战争中能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一次大战。苏联红军在这场会战中“打断了德军的脊梁”(斯大林语),使纳粹德国无可挽回地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由此转入全线防御。
然而,德军在总体兵力、兵器都略少于苏军的情况下,却取得了更理想的战绩:杀伤苏军79.5万人,击毁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6129辆、大炮3000门、战机1600架;自身只伤亡、失踪50万人,损失坦克1500辆、火炮5200门、战机1000架。
所以,不少战史学家甚至是部分俄罗斯学者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库尔斯克之战,损失远超德军的苏军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场战役真的是德军失败了吗?
首先,我们应当明白,评价一场战役谁胜谁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只有伤亡大小这一条。
古往今来,有太多在战役战术上占尽便宜却最终在整个战略上功亏一篑的战例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日德兰海战,不论是在人员还是舰艇吨位上,德军都取得了击杀与自损比2:1的优势数据,但却没能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
此后直到一战结束,德国海军就像被困在笼中的野兽一样,再也没有主动出击过一次,可谓是战略上完败。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战史评论都一致认为,日德兰海战的最终胜利者是英国人。
我们再来看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不仅没能实现攻克库尔斯克、围歼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两大战略目标,反而还丢掉了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三座重要城市。
特别是苏联第四大城市哈尔科夫,它不仅是德军后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关键的补给基地和前进中转站,失去它给德军造成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
反观苏军,不仅坚决顶住了德军的进攻,还能在挫败两路德军的夹击后发起反击,一举拉平了库尔斯克突出部,肃清了整个第聂伯河东岸。
这不仅使苏军完全达成了战前制定的战略方针,更为日后进行全面反攻获得了极好的出发地和战术支撑点。
虽然苏联付出的代价很高,但获得的收益同样巨大——此次战役后,红军得以在整个苏德战场发动一连串攻势,而德军再也无法对苏军构成致命威胁,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落入苏军手中,这自然是不管花多达代价也必须要达成的。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无疑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能力,但这些不能掩盖他们在1943年整个战线上所呈现的、不可逆转的整体被动。
之前两年的战争进程,都是按照“德军夏季进攻→秋季进攻受挫→冬季苏军反击→春季反击受阻,德军重夺优势”这一套路来进行。
就在库尔斯克之战前,苏军携斯大林格勒得胜之余未发起大规模反攻,结果却在哈尔科夫遭曼施坦因元帅重创,52个师损兵达50%以上,说明德军仍然是强势的一方,苏军还远不能凭借一场局部胜利就打垮对手。
但到了1943年夏,之前的循环套路不再上演,因为苏军已经能够在夏季扛下德军装甲部队的强攻,这在之前的苏德战场上还是没有过的事。
可见,德军所谓的“夏季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其实在库尔斯克开战前,对德军来说,危机的苗头就已出现,只不过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城下的胜利暂时掩盖了这一点。
而也正是这场胜利,使德军不仅忽视了对手的日益强大,也对未来战事走向产生了严重误判。
针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呈现的战局,德军下一步行动本来有很多更为合理的选择:第一,就地防御,加强对已占领地区的巩固,凭借之前的机动防御经验不断迟滞、杀伤苏军;第二,趁苏军立足未稳先行进攻,力争在某一有把握的方向上取得突破,使苏军不得不投入预备队以稳定防线,消耗其后备力量;第三,在整个战线上选取敌薄弱环节实施纵深突击,多点开花,积小胜为大胜,使苏军无暇休整、补充。
上述打法,有利于使德军始终保持主动,并可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全面进攻态势,掌握战略优势,古德里安、莫德尔等将领就多次建议希特勒予以实施。
但1943年4月,希特勒却采纳了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制定的针对库尔斯克苏军突出部的作战计划,即“堡垒”计划,采取了向苏军设防严密的筑垒地带进行“硬碰硬”的攻击,不能不说很是失策。
因为德军仍认为对手的实力不足以承受德军强大装甲力量的倾力一击,结果其包括7个装甲师在内的宝贵战略机动力量一头撞在了苏军精心布置的防御体系上,蒙受了巨大损失。
既然选择“硬碰硬”,德军也不是毫无胜算可言。
战术鬼才曼施坦因元帅就建议耐心等待苏军先发动进攻,这样他们就会脱离坚固的工事与德军进行野战,德军强大的坦克及摩托化部队便可以大显身手。
但希特勒拒绝了,他认为让苏军抢先进攻过于冒险。
可是,既然要先动手,那就必须兵贵神速,可小胡子却又一再推迟进攻,以尽可能多的为前线部队补充新式装甲战车。
很显然,希特勒忽视了红军的力量增长得更快,它早就不是1941年时德军面对的敌人了。所以,德军在库尔斯克是“未战先败”。
纵然他们表现更加出色,纵然他们爆表的战斗力让苏军吃尽了苦头,但他们仍然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
库尔斯克之战,德军尽管在战术层面表现出色,但却没能阻止苏军攻城略地,反倒使自己的战略预备队受到重创,让古德里安大将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溃败后,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装甲部队受到严重削弱,这令德军再也无法发起重大战略攻势。
之后不管是阿登森林还是巴拉顿湖,都只不过是德军为延缓失败的到来,孤注一掷进行的战术性反扑而已。
库尔斯克会战结束时,德军高级将领们就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曼施坦因元帅后来回忆道:
“当作战叫停之时,东线战场的主动权也就终于转移到俄国人的手中。”
此后,由于苏军总是处于进攻态势,能够控制绝大多数交战场地,对战损的武器装备可进行有效的回收、修理,其实际损失要比战斗损失小得多。
可德军因为需要不断地后撤,无法及时对装备进行维修保养,甚至是出现小故障或轻微受损的重装备也只能丢弃或自毁,以至于每打一仗都要伤筋动骨,再难恢复元气。
经过库尔斯克大战血的洗礼,苏联红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各方面军之间的战略协同和预备队的使用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取得了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经验。
战术方面,步坦协同与步炮协同水平得到提高,新编组的坦克集团军在实战中接受锻炼,证明了大规模使用坦克装甲力量进行关键性突破作战是可行与必要的。
苏联空军也迅速成长为一支令人生畏的作战力量,主宰了苏德战场的天空。
因此,说这场大战是苏德战争乃至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毫不过分。
历史已经给出评价,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巨大牺牲是值得的:它不仅消耗了德军极为宝贵的战争资源,还圆满完成了苏军在战前的全盘战略规划。
尽管德军的损失远小于苏军,但他们已经看到自己是不可能打赢苏军了。
冷战时期,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西方国家一方面不断丑化苏军,贬低苏军在二战中的战绩,一方面则不断宣传盟军对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巨大作用。
而苏联由于受赫鲁晓夫上台后推行的“去斯大林化”的影响,加之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推波助澜,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红军的历史贡献也鲜有正确的评价。
这导致在今天很多人,包括部分历史学者也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库尔斯克会战中双方的战损比,片面认为损失更大的苏军实际上是打了败仗。
试想一下,连盟军丢盔弃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都被称为战争奇迹而广泛宣传,还被拍成电影全球公映,真正使德军丧失战略主动权的库尔斯克会战,怎么就成了苏军失败呢?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574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