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德战争期间,曼施坦因组织的顿河集团军救援保卢斯第6集团军这件事上,很多人都存在这疑问,就是为何行动到中途撤回了救援行动呢?其实当时曼施坦因也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决定的,因为如果曼施坦因继续与苏军缠斗的话,很可能不光保卢斯第六集团军就不出来,连自己的顿河集团军也要搭进去,而且他也无法完成阻击苏军切断A、B两个战役集团之间通道的任务也无法完成。
1942年初莫斯科战役失利后,德军统帅部及时调整了作战方向,不再将占领莫斯科作为首要任务,尤其是苏军打破闪击战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德军首尝败绩,从一定程度上讲,说明闪击战并不适合与苏军打持久战和消耗战。
为了更好地找到苏军的漏洞,德军决定将战线南移,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打法,即将中央集团军群70个师部署在勒热夫一线,展开准备继续进攻莫斯科的态势,而将大量装甲部队派到了南线,将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一方面占领高加索向南拓展战果,一方面占领斯大林格勒,与苏军展开战略资源争夺战。
但是,德军的愿望却因战线拖得太长和指挥混乱出现重大失误,用曼施坦因的话说,出现了三个重大错误;
第一是A、B两个集群之间出现了一个宽达190英里的缺口,德军只部署了第16摩托化师在此把守,显然这么长的宽大正面,一个师是杯水车薪;
第二是德军将第4装甲集团军派到了高加索,而将北面作战任务交给了没什么战斗力的仆从国军队,这4个集团军根本无法担当如此重任,从而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推向了火炕;
第三是德军的指挥体系混乱,希特勒亲自担任A集团军群的总指挥,而B集团军群又指挥着7个集团军,这么配置使第6集团军处在双重领导之下,前线命令贯彻不下去。
因此,当1942年11月19日苏军展开“天王星行动”以后,德军才醒悟过来,此时希特勒急忙命令曼施坦因接管顿河集团军群,给了他两个任务,一个是救援保卢斯第6集团军,一个是迅速堵住A、B两个集群之间的漏洞,以防苏军切断两个集群的联系。
“冬季风暴行动”是曼施坦因军旅生涯当中少见的失败案例,有人说这不能怪他,要怪希特勒管得太宽和保卢斯没有服从向外突围的命令。实际上,曼施坦因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从他受领任务到展开冬季风暴作战,中间牵扯的事情太多,没做好充分准备就展开救援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顿河集团军群早已有之,曼施坦因接手是换汤不换药。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前,希特勒为了便于前线指挥,专门让罗马尼亚军安东柰斯库元帅组建了顿河集团军群,主要把罗马尼亚、意大利、匈牙利的几个集团军组织起来,担负斯大林格勒北线的进攻任务。
曼施坦因从安东奈斯库元帅手中接过顿河集团军群指挥权时,除了第4装甲集团军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划归他管外,其它的仍然是原有的一些部队。而希特勒答应他的增援部队直到救援行动打响也没有兑现。曼施坦因11月27日接过指挥权,准备12月1日就发动冬季风暴行动,却因各支部队到不了位,拖到12月8日才勉强集结到出发地域,此时,苏军已经做好了阻击顿河集群的防御准备,德军失去了最好的进攻时机。
另一方面,苏军改变了打法,曼施坦因的救援行动中途夭折无功而返。从战场环境来看,曼施坦因的冬季风暴行动一开始就力不从心,等他凑够兵力展开行动时,苏军已经占据了有利条件,虽然曼施坦因采取了第48装甲军和第57装甲军两面夹击的打法,却敌不过苏军几倍的兵力优势,尤其是苏军掌握了曼施坦因想用第48装甲军打援、用57装甲军迂回包抄的计谋,从而使德军打到离保卢斯30公里处,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实际上,使曼施坦因救援行动失败的重要因素还在于希特勒干涉前线指挥,保卢斯不敢向外突围所致。而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却是曼施坦因担心A、B两个集群之间的通道被苏军切断,在这种双重压力下,曼施坦因才选择放弃对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救援,把顿河集团军群撤到了哈尔科夫一线作顽强防御。
从上面分析看出,曼施坦因接管顿河集团军群也是临时抱佛脚,虽然冬季风暴救援行动失利,却在1943后2月份的第三次哈尔科夫反击战中获得了胜利,对曼施坦因来说,这个被称为顿涅茨行动的反击作战,使他获得了伟大统帅的称号,也为7月份展开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553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