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偃也就是赵国历史上的赵悼襄王,在《大秦赋》的剧情当中,赵偃被演绎成了一个每日无所事事,只知道喝酒玩乐的君王,身边更是有郭开和倡后这样的人,可以说赵国的灭亡,赵偃有着很大的责任。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赵悼襄王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其实我们可以从他的谥号中看得出来,悼和襄都不是什么坏的意思,难道说历史上的赵偃其实算是个明君吗?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秦国自秦献公开始几乎历代都是明君,这是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秦国相比,赵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弱,甚至是战国后期唯一可与秦国一战的军事强国,不过赵国有一点远不如秦国,那就是自赵武灵王开始,赵国国君一代不如一代:赵惠文王比较贤明,在位33年,屡抗强秦不落下风;赵孝成王输了长平之战,却也赢了邯郸之战以及败燕和参与合纵攻秦大败秦军,军事上也可圈可点,算是一位有一定作为的国君。
赵孝成王至少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春平君,另外一个是赵偃,因为赵孝成王驾崩的时候春平君还在秦国为质子,所以赵偃即赵王位,史称赵悼襄王,赵偃即位后干了四件大事:一是夺廉颇兵权,赵国一下子失去了廉颇和乐乘两位名将;二是信任和重用奸相郭开,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三是废长立幼,还立出身不正的倡女为后;四是重用名将庞煖和李牧,军事上取得不小胜利,四件大事有三件都让人诟病不已,所以后世不少人都把他当作昏君,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从谥号来解读一下赵悼襄王:他不是明君,但也绝不是一位昏君。
谥法制度始于周朝,和后世谥号泛滥和有些谥号名不副实不同,至少两汉之前谥号还是比较规范和严格的,赵偃的谥号是悼襄王,按谥法的解释是:肆行劳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公元前266年赵孝成王即位,因为年少初立,所以由太后赵威后掌权,孝成王在位21年于前245年去世,享年估计不到40岁;赵偃在位10年于前236年去世,前面还有哥哥春平君,这样一算下来很显然赵偃去世的时候最多30多岁,符合“中年早夭曰悼”;当然因为他执意迎娶寡居的悼倡后(悼倡后曾嫁给王室宗亲,其夫死后寡居,赵偃爱其貌美而娶之),所以赵悼襄王和“肆行劳祀曰悼”也能扯上点关系,总的来说他的谥号“悼”主要指的是他中年早夭。
赵偃在位期间,虽然听信谗言夺了廉颇兵权,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廉颇不仅是相国还是上将军,军政大权一把抓,权柄比赵孝成王时期的相国平原君还要大,由不得赵悼襄王不对他忌惮,与其说是他听信谗言,倒不如说他是顺水推舟借此机会消除廉颇权柄过重的隐患,换成其他的国君或许也会这么做,只不过赵偃太急了一点,赵国名将本来就青黄不接,不像秦国一样名将辈出,赵偃其实可以徐徐图之,效果会更好,至少不会导致廉颇远走他国,最后客死他乡。
赵偃在解除廉颇兵权的同时,重用名将庞煖和李牧,军事上也取得了不少胜利,不仅大败燕军,庞煖还在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中一直打到了离咸阳不远的蕞地,回师途中攻取了齐国饶安,一时之间赵军重振军威,赵悼襄王的谥号“襄”就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之意,襄是个美谥,可不是一般君王能获得的,比如秦昭襄王。
所以从谥号可以看出,赵悼襄王虽然不是名君,但还真不是一位昏君。
赵偃一直昏庸吗?实际上虽然重用郭开这个小人,但是他同样重用贤臣。他在位期间重用两个人:一个是庞煖,一个是李牧。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原来是驻守北边防守匈奴,知常容就不过多介绍了,因为光战国四大名将这个头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庞煖。
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赵武灵时期庞煖就出现了,后来沙丘之乱后,庞煖就消失了,再出现时庞煖应该有七八十岁了吧。庞煖有什么战绩?
剧辛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曾经和庞煖是旧识,他在赵国沙丘之乱后跑到燕国。剧辛和郭隗、乐毅、邹衍齐名,后来被排挤,直到燕王喜时被重用,此时也已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了。
当时燕王喜问庞煖这个人好对付吗?剧辛说这个人很容易对付。结果两个老头对战之时,庞煖大胜剧辛,这个与乐毅齐名的老人居然败给另一个并不显名的庞煖。此战之后,赵国的威望又一次起来了,大家发现赵偃并不昏庸。
在赵偃继位的第四年,在春申君黄歇的运作下,六国又一次结盟共同对付秦国,此次由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春申君主事,统帅谁来担任呢?庞煖。
楚国是南方大国,庞煖担任统帅显然代表赵国的地位。吕不韦知道这一次是楚国牵头,只要将楚国击败,联军必会大败。所以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楚国,结果联军大败。在此之前,赵国就组织过赵、楚、魏、燕主动进攻过秦国,不过失败之后庞煖带兵攻打东方大国齐国占领齐国的饶安。能主动挑战秦国,还可以击败燕国,齐国,后来连魏国都割地给赵国,你说赵偃昏君吗?
郭开一直在他身边,一直受到他的宠信,但是并不妨碍他重用李牧与庞煖。这更能证明赵偃很理性,一点也不昏。当他觉得自己废掉廉颇是不对的,就主动派使者去请廉颇,这显然是承认自己事情做错了。将面子放在后面,将事情摆在前面之人往往都是成大事之人。
秦始皇曾经派李信攻楚,结果大败,他第一时间就跑到频阳向王翦道歉,并答应王翦的要求,请他出山。这些都是将面子放在后面,将大事摆在前面之人。最后为什么没有用廉颇,主要是郭开使坏,贿赂使者,让使者说廉颇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餐要起来上三次厕所,这才使得他打消了重用廉颇的念头。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0891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