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人除了姓、名,还会有“字”,有一些甚至会给自己取一个“号”,可以说,在古代,称呼一个人的方式五花八门。在刘邦时期,他对于自己手底下的文臣武将都是怎么称呼的呢?我们可以从《史记》中看得出来,但是细看下来却会发现,除了张良会称呼他的字,其他人刘邦都是直呼其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麾下的张良、萧何、韩信皆发挥各自所长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赫赫战功,成为西汉立国的三大开国功臣,史称“汉初三杰”。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正式称帝,并在山东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汜水之阳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汉,定都城为长安,史称”西汉“。
同年6月,刘邦在洛阳南宫大摆庆功宴,并对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作了经典总结。刘邦认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的这番总结让文武百官当即点头称赞,也被后人视为经典。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即:刘邦对张良的称呼是“子房”(“子房”是张良的“字”),但是对韩信、萧何却直呼其名。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区别对待呢?为什么对张良不直呼其名、而称之为“子房”呢?
我们先回答刘邦为什么称张良为“子房”。实际上,刘邦称张良为“子房”是为了显示对他的尊敬。因为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而且是先有“名”,后有“字”。按照古人的交际原则,为了显示对对方的尊敬,一般要以对方的“字”作为称呼(自我介绍则称“名”以示谦虚);直呼其名则被视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那问题又来了。既然古人以字为尊,刘邦为什么不干脆都以“字”相称,反而对韩信、萧何指名道姓呢?
没错,按理来说,刘邦本来也应该以“字”称呼萧何、韩信二人的。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韩信和萧何得有“字”才行啊!实际上,刘邦之所以对韩信、萧何直呼其名,是因为他俩只有“名”没有“字”,并不是区别对待。
那么,为什么张良有“名”有“字”,萧何和韩信却只有“名”、没有“字”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但是取“字”却要等到举行成年礼之后: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张良是正儿八经的韩国贵族后代,出身高贵。因此出生后,父母不仅给他取了“名”,还在他成年后给他举行了冠礼,并取了“字”,称之为“子房”。
但是,萧何只是布衣平民出身、父母不详,韩信更苦,父亲早逝、母亲后来也病亡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所以,萧何和韩信都是各凭本事混饭吃的,成年后都没有举行过成年礼,最后就只有“名”、却没有“字”。当然,不只是韩信、萧何,刘邦手下的陈平、周勃、英布、樊哙、夏侯婴等人都是穷苦出身,都只有“名”没有“字”。
实际上,刘邦自己也和萧何、韩信一样,他也是只有“名”、没有“字”。而且,刘邦最初是姓刘名季(“季”表示排行老小,当时刘邦是刘老太公的小儿子)。所以,一开始,刘邦的朋友都是直接叫他“刘季”。刘邦起兵发迹后,人们才开始叫他“沛公”。但是,不管是“季”,还是“沛公”,这都不是刘邦的“字”。
不过,刘邦有没有“字”还存在一点争议。因为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刘邦是有“字”的,“季”就是他的“字”。但是,按照“先有名、后有字”的规则,刘邦就应该有另外一个名字,可是司马迁对此却没有记载。所以,司马迁如此处理倒是有点儿欲盖弥彰了,反而侧面证实了“刘邦”是刘季当上皇帝之后才改的名。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0543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