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历史上刘备为什么拒绝袭杀刘璋?其实并不是因为“初来乍到,恩信未著”,而是有别的原因,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遣司隶校尉钟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名进军关中。消息传到益州后,刘璋心中恐慌,急忙向别驾张松问计。张松此前奉命出使荆州面见曹操时,遭到了曹操的冷落,正怀恨在心,因此,力劝刘璋迎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入蜀,让其帮忙防御曹操。此时的刘璋方寸已乱,在张松的极力劝说下,他错误地认为刘备是唯一能与曹操抗衡,而且愿意为他担当打手之人,于是,就派法正率军进入荆州,迎接刘备入蜀。
此时,刘备正在为找不到入蜀的借口而烦恼,没想到法正竟自动找上门来了,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刘备就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守卫荆州,他率庞统、魏延等人随法正入蜀,正式开启了夺取益州的军事行动。
刘璋得知刘备同意入蜀的消息后,心中非常高兴,就率领步、骑兵三万多人到距成都三百六十里的涪城,设宴招待刘备,双方畅饮一百多日方散。期间,庞统曾向刘备献计,让他趁机袭杀刘璋,一举拿下益州。但是,刘备却以“初入他国,恩信未著”为由,拒绝了庞统的建议。
那么,“初来乍到,恩信未著。”真的是刘备拒绝袭杀刘璋的理由吗?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刘璋迎接刘备入蜀的决定,遭到了蜀中有识之士的反对。其中主簿黄权认为,引刘备入蜀无异于引狼入室,是取败之道;而从事王累,更是将自己倒吊在城门上,以死劝谏。对于大臣们的劝谏,刘璋表面上虽然全都不予采纳,但是,他暗中却也留了心眼。他劳师动众,率领步、骑兵三万多人到涪城,并且故意摆出“车乘帐幔,金光曜日”的架势,明显就是在刘备面前炫耀武力,警告的意味甚浓。
刘备当时的总兵力只有二万左右,而且是逆水行舟而来,人马就算不是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处于头脑不太清醒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真的动起手来,刘备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其次,刘璋选择在涪城与刘备会面,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涪城的南边是蜀中重镇雒城,由刘璋的儿子刘循镇守;雒城的南边是刘璋的大本营成都,易守难攻。而涪城的北边则是边防重镇白水关,驻有精兵。另外,涪城的东边是巴蜀郡,由蜀中老将严颜把守,刘备入蜀时之所以能顺利通过巴蜀,是因为严颜接到了刘璋放行的命令,否则,刘备想顺利过关,绝非易事。
由上述可知,刘璋之所以敢到涪城为刘备接风,是因为他已经做好周全的准备,设下了天罗地网,刘备如果贸然发难,不仅奈何不了刘璋,反而可能会被刘璋所擒。老谋深算的刘备正是考虑到这点,才以“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为由,拒绝了庞统提出的建议。
此事从侧面反映出,庞统虽然有才能,但是,他却存在着性格急躁、考虑事情不全面的短板,这,也许就是他绰号为“凤雏”而不是“凤凰”的原因。果然,三年之后,急于求成的庞统,就在围攻雒城之战中,被流箭射中,遗恨落凤坡。
综上所述,在刘璋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刘备如果选择在涪城袭杀刘璋,不仅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会面临前无去处,后无退路的窘境。这,就是刘备拒绝袭杀刘璋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0190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