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曹操为什么选择兖州当根据地,对他有什么好处?其实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颍川郡的人才,下面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趁着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朝廷陷入混乱的机会,空降洛阳,废少帝为弘农王,改立年幼的陈留王为汉献帝,并自称太师,开始专擅朝政。曹操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但又没有具备与之抗衡的实力,于是就改姓易名逃出京师,直奔陈留投靠老友张邈。随后,曹操在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天下群雄响应曹操的号召,推选袁绍为讨董军盟主,曹操为副盟主(代理奋勇将军),出兵讨董。战斗开始后,关东联军忌惮凉州铁骑的战力,都停留在酸枣作壁上观,无人敢向关西推进。曹操遂独自率所部西进,欲截断董卓西逃长安之路。不过,曹操虽然勇气可嘉,但他的军队尚未形成战斗力,很快就被董卓手下悍将徐荣击溃,险些丧命。
曹操被徐荣击败,退回酸枣后,建议群雄立即兵分三路,西进武关围困董卓,但张邈等人却否决了曹操的建议,袁绍也不置可否。曹操见众人心怀鬼胎,料不能成事,于是就果断离开酸枣,到扬州募得一千多丹阳兵后,进驻河内,准备再次追击董卓,但讨董联军却发生内讧,诸将纷纷撤离酸枣,曹操只好作罢。
河内是袁绍的地盘,曹操寄人篱下,只好暂时当袁绍的小弟。初平二年(191年),曹操替袁绍拿下靠近河内的东郡,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隔年,曹操又击败占领兖州的黄巾军,出任兖州牧。此后,曹操就以兖州为根据地,先是在逐鹿中原之战中胜出,后又在争夺北方统治权的官渡之战中,击败强大的袁绍,一统了北方。可以说,兖州就是曹魏集团的“龙兴之地”。
表面上看,曹操入主兖州,似乎是顺势而为的无心之举,因为,他是被济北相鲍信等人迎入兖州出任兖州牧的,属被动入主兖州。然而,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分析曹操的行动轨迹,就会发现,在与董卓决裂出走洛阳后,曹操就主要是在兖州境内活动。而他选择在陈留起兵,更是不能简单地用“心血来潮”来加以解释;同样,当东郡、兖州失守时,他提前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也不能简单地用“巧合”来解释。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入主兖州这件事,并不是他顺势而为的被动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主动行为。
那么,曹操为什么选择兖州作为他的“龙兴之地”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袁绍与曹操在酸枣的一次谈话说起。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武帝纪》
袁绍与曹操曾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在讨董军齐聚酸枣的时候,有一次,袁绍就问曹操:“如果此次军事行动失败,应该退守哪里呢?”曹操知道袁绍意犹未尽,就反问道:“你认为呢?” 袁绍:“我如果先占据河北,然后再越过黄河南下争夺天下,有成功的机会吗?”曹操答:“我任用天下的人才,用道义来管理他们,到哪儿都能成功。”
曹操亲口说出了他争夺天下的策略,那就是实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战略。事实上,曹操并没有说谎,他后来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后来居上打败了强大的袁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拥有比对手更多,更厉害的人才。
据统计,曹操阵营中除了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以及谋主郭嘉是颍川籍外,戏志才、荀攸、徐庶、陈群以及赵俨、辛毗、杜袭等人也都是颍川人氏,他们无一不是曹魏集团的基石。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需要解答一下,那就是颍川郡属豫州,曹操为何不选择豫州当根据地,而要跑到相邻的兖州当州牧呢?这是因为,根据汉朝的法律规定,地方长官需要回避本籍,也就是说,因为曹操的老家在豫州,所以,他就失去了当豫州牧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选择离洛阳、颍川郡都很近的兖州当根据地。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0147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